021-51521763

新闻中心

NEWS

为土壤“疗伤”,化工“重镇”变成宜居地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8月底的南京,虽然白天还有些酷热,但夜晚的风已经有些凉意。市民刘振林晚饭后漫步在燕津大道上,眼前是风景秀美的滨江公园,身后是高楼林立的燕子矶新城。作为老燕子矶人,10年之间,他经历了这片土地从化工重镇向宜居新城的转变。在离他不远处的燕津大道南侧一片狭长的围挡内,又一块化工空地正在“去毒疗伤”,通过生态治理,明年上半年片区内将再添一处安全用地。

刘振林原先住在化工新村,新城开发后,他搬进了崭新的商品楼。提起过去家门口的情景,他回忆说,十里长沟边搭着许多坯房,各类污水入河,河道泛出多种颜色。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出门就闻刺鼻气味是家常便饭。“如今的十里长沟水清岸绿,晚饭后沿着步道可以一直散步到长江边。江边的化工码头,变成了景色秀丽的滨江公园。居民区边也建成了大片的绿地公园。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刘先生感慨。

“江南小化工”燕子矶地区是如何蝶变为宜居之城的?记者在燕津大道边的围挡内找到了答案。这里位于燕园路与燕津大道夹角处,与长江仅一路之隔,原为南京化工厂的毓恒码头和污水处理车间,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地块分布在十里长沟两侧,总面积超3.5万平方米。

走入地块内,几台机械正在空地上挖掘土方、破碎建筑残件。整理出的土方,被送进场地边的处置大棚内。施工单位大地益源环境修复公司工作人员邱胜介绍,这块区域属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区,主要采取水泥窑协同处置和异位化学氧化两种处理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即把土壤按颗粒筛分处理后,运至水泥厂,投入窑炉中。因为这里的土壤含有水泥需要的掺料,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无害化处理。剩余的碎石、建筑垃圾,采用冲洗法完成无害化处理。生产水泥用不到的土壤,采用加料拌和化学氧化方法实现无害化。每种处理过程,都有废气处理系统,让空气达标排放。

“自2011年以来,我们指挥部在这里有序组织土壤治理环境修复10年了。你看前方正在建设的楼盘,那块土地就是经过修复治理的,现在已重新焕发生机。”栖霞区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环境整治部部长胡韬与记者聊起燕子矶新城的涅槃重生时,如数家珍。他说,所有地块治理前,都需要探明污染区,并设置直达不透水层的帷幕。在地块内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至污水处理站,确保不会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建在毓恒码头地块的污水处理站,共有加药区、氧化池、中和沉淀池等7道工序过程,基坑污染水抽输送至这里,经过处理可以达到四类水排放标准,进入市政管网。后期,还将对地块内的地下水开展生态治理。而污水处理中排出的泥浆废渣,则压缩为泥饼,作为固体危废送至专门处置单位处理。

“土壤修复治理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要让今后生活在这里的人安心,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胡韬介绍,在距离地块东侧不远处,指挥部还设置了一个土壤(地下水)应急处置中心,不仅对已治理地块进行监测,也对正在治理的地块进行实验分析。

在中心内,工作人员江治颖当日从堆土现场取来7管土样,进行浓度分析。只见他通过化学试剂将土壤预处理后,放入烘箱中加热到100摄氏度以上。之后,提取挥发物,注射至仪器中,瞬间分析出土壤中不同物质的浓度。“不同的物质浓度,处理方式也不同。”他拿出3管土样,可以看到处理前的土非常黑,土壤板结,而处理后的土颗粒松散,呈现黄土本色。实验室的反复测试,为现场提高修复效率提供了参考。

燕子矶地区历史上曾聚集以化工为主的各类工业企业400多家。2010年,我市成立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栖霞区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全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小化工生产企业关停并转,实施化工企业搬迁入园,让燕子矶地区彻底告别了“化工围城”。

通过调查,燕子矶新城已明确10个地块143万平方米为修复地块。10年里,原南京化工厂、钟山化工厂等6个片区相继修复结束,修复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占已查明污染地块面积的93%。昔日的工业码头变身生态岸线,化工版图在持续修复中演变为宜居生活版图。商业、体育、教育、社区配套纷纷进驻,多条轨道交通也即将陆续开通。

“毓恒码头及周边地块的修复,需要经历从调查、治理到后期评估等7个环节,才能成为可用的安全土地。”胡韬表示,指挥部将继续为土壤“新生疗伤”,助力燕子矶打造以公共服务、商业贸易、文化旅游为核心的宜居宜业滨江新城。